2025/7/10(四) 輝達再創史高!為何美股 沒人怕關稅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節目金句
- 「你永遠看不到我們在右側樂觀,但是你也通常看不到我們在左側有多悲觀。」
- 「週期輪替,曾經的老大摔下來,很有可能會直接變老三,原本的老二就算老大摔下來,你可能還是老二,只有那個帶頭衝的小弟莫名其妙變成了老大。」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川普公布新關稅後,美股續創高,比特幣和科技股跟漲,顯示市場並未將本次關稅視為實質利空,反而預期在 08/01 前整體安全。
- 巴西因魯拉在金磚峰會批評川普,被課 50% 關稅並震盪,但因巴西作為封閉型經濟體,對美貿易依賴度不高,得以強硬回應。
- 川普高強度關稅政策為美國帶來可觀的稅收,但頻繁使用緊急權力與行政命令,削弱美國國際形象和信用評價。
投資建議
- 景氣擴張期,任何短期下跌都是值得佈局的機會,例如 4 月股市回檔,鼓勵「既然賣不掉,那不如多買兩張」。
- 景氣擴張進入第三年,部分產業面臨去庫存壓力,僅剩 AI 產業高速成長,投資需謹慎。
- 散戶長期參與可採 ETF 或基金,自動汰弱留強,但本質仍押注美股科技生產力循環。
川普關稅戰
- 新一輪關稅將於 08/01 正式實施,目前維持基準稅率 10%。
- 這批公佈的關稅名單顯示稅率調整,並無明顯規律:巴西 50% (↑原 10%)、斯里蘭卡 30% (↓原 44%)、伊拉克 30% (↓原 39%)、利比亞 30% (↓原 31%)、阿爾及利亞 30% (→維持不變)、汶萊 25% (↑原 24%)、摩爾多瓦 25% (↓原 31%)、菲律賓 20% (↑原 17%)
巴西關稅
- 巴西被課 50% 關稅,引發金融市場震盪,巴西雷亞爾兌美元重挫 (-3%),巴西股市 -2%。
- 川普批評:巴西打壓自由選舉、干涉言論自由,要求巴西撤銷針對前總統波索納洛的指控。
- 巴西總統魯拉強烈回應:不接受任何國家指導,將依經濟護衛法進行報復。
- 深層原因:巴西總統魯拉在金磚峰會上曾直言批川普,表示「世界不需要皇帝」,態度最強硬。
- 貿易關係
- 美國從 2024 年對巴西總體進口金額達 423 億美元,遠高於菲律賓 142 億、伊拉克 74 億、斯里蘭卡 30 億。
- 美國對巴西是順差:美國出貨到巴西 > 巴西出貨到美國
- 為何敢強硬回應?
- 它是一個封閉型經濟體,內需市場龐大 (2 億人口)、資源豐富、地緣孤立。
- 巴西具備獨立製造能力 (如 iPhone、汽車),最大企業均為本土品牌。
- 巴西長期對外採取高關稅、外匯管制,因此對美國的長期出口依賴度不高,即便美國對巴西存在貿易順差,關稅衝擊有限,主要衝擊個體。
川普關稅影響
- 川普一手拿手槍 (關稅),一手拿聖經 (要求各國開放市場、接受互惠條件,並遵循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立場),試圖在全球範圍內推行其經濟和政治主張。
- 關稅效益 (高盛報告):
- 美國關稅收入大增,且高強度關稅政策並未導致金融市場大幅鬆動,反而有利於金融資產價格創新高,為未來減稅計畫提供資金。
- 今年已收千億美元,年底預估破 3,000 億。
- 5 月單月關稅收入:228 億美元,截至 6 月底約 1,220 億,遠超 2010–2017 年平均的 25–35 億。
- 關稅成本歸屬:
- 高盛、聯準會調查結果:美國關稅成本 50% 由美國消費者承擔,40% 由美國企業自行吸收,僅 10% 轉嫁給外國出口商。
- 日本車商似乎已自行吸收 30%-40% 關稅成本。
非量化副作用
- 數據顯示川普關稅戰「打得非常舒服」,但關稅政策損及國際信譽與形象。
- 緊急權力與行政命令:川普一年內發出 9 次緊急命令,創紀錄,6 個月內發出近 400 條行政命令。
- 國際形象下滑:墨西哥、德國、西班牙、土耳其、法國、加拿大、荷蘭、澳洲等國,約 8 成受訪者對美國無信心。
- 各國領袖面臨難題:
- 若與美國妥協:恐失民意支持。
- 若對抗:則本國經濟恐受重創。
美國市場
美股 (07/09 ET)
- 道瓊 +0.49% (44,458)、標普 +0.61% (6,263)、納指 +0.95% (20,611)、費半 +0.44% (5,665)
- 納指:昨日再次創新高。
- 比特幣:11.2 萬美元,創新高,今年漲近 20%,僅次黃金。
- 科技股普遍走揚,市場並未視川普關稅為重大利空,預期 08/01 前仍穩。
- 美銀報告:今年「Buy the dip」(逢低買入) 力道超越 1990 年代科技熱潮,納指反彈速度歷史排名第五,若 4 月進場,回報相當亮眼,顯示本輪為「史上最有效率」的投資行情。
- 歷史慣性:美股在 7、8 月通常有顯著拉抬,標普過去 7 月月報酬平均為 1.67%,為 12 個月中最高。
高盛美股展望
- 兩個月內第二次上調美股展望,因尚未見通膨明顯升溫,預期聯準會可提前降息。
- 將標普未來 12 個月目標價上調至 6,900 點 (原 6,500 點),年底目標價上調至 6,600 點 (原 6,100 點)。
- 注意:投行通常在市場上漲後才上調目標價,例如去年底平均預測為 6,614 點,4 月關稅消息出現後一度下修至 6,047 點,如今又再次調升。
Q2 財報季
- 將於 07/15 開始,大多數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將在 7 月底前公佈業績。
- 高盛預估:利潤年增幅將從 Q1 的 12% 降至 4%,利潤可能承壓。
- 本季度存在匯率利多:由於台幣、日元、韓元等貨幣升值,有助美企匯兌收益,財報表現可望超預期,甚至高於過去平均 70% 的水平。
- 市場寬度縮窄:上漲幅度過於集中在少數幾支科技巨頭,中小型股 (如羅素 2000) 仍有落後現象,導致市場寬度指標接近 -1。
- 市值排行 (美元)
- 輝達:市值突破 4 兆,居全球第一,是美股首家達到此規模的企業,年初以來漲幅超過 20%。
- 微軟 3.7 兆、蘋果 3.1 兆、亞馬遜 2.4 兆美元、Alphabet 2.1 兆、Meta 1.8 兆、沙烏地阿美 1.6 兆、博通 1.3 兆、波克夏 1 兆、台積電 9,697 億 (第 10)、特斯拉 956 億 (跌出全球前十名)
- 傳統 FANG 與七巨頭正在改組,特斯拉逐漸被剔除,新的組合可能為 Google、Amazon、YC、Microsoft、Meta、Apple、NVIDIA,簡稱「GAYMMAN」。
Tesla
- 業務與政治干擾:
- 馬斯克與川普關係緊張
- 馬斯克熱衷於政治、創業或其他外部議題,可能削弱他對特斯拉專注度,自駕車技術時間線可能拉長。
- 政治紛擾導致投資人要求更高風險貼水,股價需更便宜才具吸引力。
- 華爾街分析師 Dan Ives (最看漲特斯拉) 向提出 3 項建議:
- 為馬斯克設計新薪酬方案,助其掌控 25% 投票權
- 設定馬斯克在特斯拉工作時間門檻,避免分心。
- 監督馬斯克的政治活動,
- 馬斯克對此回應:「閉嘴吧你 (Shut up Dan)」。
- 未來仍具 Robotaxi 等成長想像,若技術落地,市場潛力巨大。
Google (Alphabet)
- 股價年初至今 -8%,表現不佳,落後大盤與其他科技巨頭。
- 面臨美歐反壟斷調查,搜尋與廣告業務被定義為壟斷。
- AI 崛起削弱搜尋引擎使用率,OpenAI 成為直接競爭對手。
- 有觀點認為分拆 Alphabet 可能釋放價值,但這也將使其失去規模優勢。
- 本益比僅 17 倍,遠低於微軟、亞馬遜、蘋果、Meta 等 25 倍以上標準,甚至低於台積電。
- 台積電因政治風險,市場評價本就不可能飆升至 30-40 倍。
- 雖挑戰重重,仍握有 Waymo、AI 晶片、搜尋引擎、Gmail、地圖、雲端等關鍵資源。
台灣市場
美台談判
- 台灣未列入第二波關稅名單,雖處於被動,卻可能幸運避免更高稅率。
- 若最終被課 25%,相較於原本預估的 32%,算是減輕負擔。
- 皓哥認為:
- 川普可能已經決定臺灣稅率,只是保留談判空間,以便在最後談判時讓各國進一步讓步。
- 最終的目標是「不要比日韓差就好了」。
- 台灣應趁此空檔強化就業與產業轉型。
- 台股仍有中小型股活躍,美股則由大型科技股主導。
皓哥笑話
7:45 孔子 (地獄梗)
- 之前就有人講嘛,講說因為中國的聖人是孔子,外國的聖人是耶穌,那大家就在比到底誰厲害。
- 後來發現是耶穌,因為他手上有兩個孔子。
22:38 老二
- 當你老二想要控制你的時候,你已經不是老大了,他才是老大。
- 而當你以為他變老大時,你不會變老二,很有可能直接變老三。
- 這個社會很混亂,哥哥賺錢給弟弟花,妹妹賺錢給姐姐花。
- 所以有時候老二想當老大的時候,你要珍惜機會,要不然可能最後又被掉回老三。